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中央文件再提漲工資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中央文件再提漲工資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今年,公務員還會漲工資嗎?
不會。憑個人工作經驗判斷,可能要等到疫情穩(wěn)定、經濟回歸后,才會提上日程。即使?jié)q,也是微微漲下基本工資,沒什么可期盼的。
2015年,國家層面明確:建立公務員基本工資的正常調資機制,一般是每年或者每兩年調整一次。
自此,分別在2016年、2018年7月份,普調了基本工資,但是幅度比較小。如,科員(2019年6月后稱為一級科員)上漲了200元左右。
如果,按照雙數年的規(guī)律,2020年7月份也應該普調基本工資。但是,可能受疫情影響,工資上漲沒有如期而至。
那么,2021年7月會不會調整,不是說100%沒有可能,這個還是主要看經濟的恢復程度。
其實,公務員的收入,不是靠兩年一次的基本工資的上漲來拉動,而是靠年終綜合考核獎(精神文明獎、創(chuàng)先創(chuàng)優(yōu)獎等等)的上漲來拉動的,這就和各個地區(qū)的經濟發(fā)展密切相連了。
寫在最后: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公務員的收入并不高,甚至可以說就是一個“窮”字,而且是很“穩(wěn)定的窮”[害羞]
本月發(fā)工資,因為補扣公積金和社保,工資比以前反而少了兩三百,漲工資,那是不可能的。
按照2014年啟動的機關事業(yè)單位工資調整辦法,全國公務員每兩年會啟動一次工資調整窗口,對基本工資進行調整,以科級干部為例,每次調資大致上漲三到五百元之間,2014、2016、2018連續(xù)三個周期都進行了調資,按照這個節(jié)奏原本在2020年也應該啟動新的調資,但受疫情等各方面因素影響,新一輪的公務員和事業(yè)單位并沒有如期而至,各級各單位只是按規(guī)定進行了調整了正常的工齡工資。很多人一度以為去年落下的工資調整今年會繼續(xù)補上,可從目前的態(tài)勢來看似乎有點遙遙無期,年內公務員要想完成大規(guī)模的薪資調整或無法實現,廣大公務員最好不要抱太大奢望。
事實上即便進行了調資,因為需要補扣公積金、職業(yè)年金和各類社保,公務員實際拿到手的錢多半不增反減。特別是處級以下的基層公務員,感受最為明顯。以本地正科為例,上一次調資之前很多人每月還能拿到四千四五,調資增加了430元左右后,扣除各類費用實際到手每月還比以前少了幾十塊,根本沒有享受增資的快感。當然,公積金及社保等福利待遇是有所增加的,但這些錢一時半會拿不到手里,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無利于生活壓力的減輕,只能暫時忽略。
總的來說,公務員現階段大規(guī)模漲工資不太現實,但常規(guī)的薪級調整比如一年增加個幾十塊錢的工齡工資等不受影響。
個人認為今年公務員漲工資的可能性在80%以上。理由如下:
第一,公務員的調整工資的窗口一般是兩年,每兩年調整一次基本工資。按照以往的慣例,2020年就應該上調一次基本工資,但去年因為疫情影響、財政收入下滑、各界收入都下滑等因素,兩年一度的調資并沒有進行。而時間到了2021年,隨著經濟的恢復,財政收入的正增長,調整基本工資,已經有了財力支撐。
第二,調資的額度不會大,只能說是聊勝于無。根據以往年度的經驗,每次調整基本工資,實際月增資額在200-500的樣子,扣除社保、公積金、職業(yè)年金后,甚至還有可能拿到手的比調資前還少。即使能夠有所增長,根據級別不同,大多數人在200-500的樣子,每個月不夠一頓聚餐的錢。
第三,今年的調資很大概率是今年啟動,但從2020年開始補。以前的調資也是年中或者下半年啟動,但從年初1月開始補。所以今年如果啟動了調整基本工資,也大概率是從去年年初開始補,到時候每個人都會收到一筆數千的不菲收入。這樣的操作模式也可以保持兩年一次的調資節(jié)奏保持穩(wěn)定,不因疫情打亂。
綜上,今年大概率會啟動調資,但調資的金額會非常有限,根據級別和職務,大多數人實際增資在200-500之間每月。預計調資會從去年1月開始補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中央文件再提漲工資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中央文件再提漲工資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